2016年10月22日至25日,中国药理学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了“中国药理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大会暨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20周年学术论坛”。会议邀请了国际药理学会(IUPHAR)主席和副主席、亚太地区药理学家联盟主席、美国药理学会主席以及国内药理学领域部分院士等知名专家到会做大会报告,介绍药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次大会是全国药理学界的一次盛会,逾500名药理学工作者报名参会。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药理学会从历届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获奖人中遴选了5名中青年药理学学者,在《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20周年学术论坛》作大会学术报告。我校脑退行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孙安阳教授做了题为《Developing better mouse models for Alzheimer's disease》的学术报告,分析了阿尔茨海默病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制领域所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即目前的AD动物模型临床相关性较低,导致AD治疗药物研制在临床试验阶段大面积失败;并重点介绍了他们为克服这一关键性障碍所做的探索。他精彩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与会专家和同行的广泛好评。另外,上述报告也彰显了表型筛选途径相对于靶点筛选途径(Phenotypic Screening vs Target-based Screening)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制中的重要性,呼应和佐证了在本次大会上IUPHAR主席SJ Enna教授重点介绍的关于药物筛选策略与成功率之间关系的观点。
“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是中国药理学会与法国施维雅研究院于1996年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和鼓励中国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做出优异成绩,是国内青年药理学者的最高荣誉。(科技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