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不松懈 科研不停歇 成果不间断——我校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暑假工作纪实

发布者:科技处发布时间:2023-08-15浏览次数:129


暑期伊始,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全体成员展开了充满活力的科研计划,将六十二天的暑期化作科研攻关的黄金时光。七月流火,八月萑苇,实验室成员从早六点到晚十二点依然保持着紧张的科研进程,为分子影像学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黄金时光:假期与科研的交织

放假不等于休假,休假不等于休息”,这是实验室成员的共识。重点实验室黄青清老师表示,假期是搞科研、出成果的黄金时期,让老师们能够静下心来,投入更多的工作。

重点实验室主任黄钢、黄青清老师开展产学合作会谈

与平日一样,实验室内学术氛围浓厚,师生们积极参与实验、数据分析,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同行们分享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实验室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医疗机构、药物公司等进行深度合作,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为临床医学和药物研发提供支持。

窗明几净不懈科研


本科“创新班”:科研未来人的培养

重点实验室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对重点实验室本科“创新班”同学开展集中讲座培训,积极探索我校科教协同育人模式,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推动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更大范围地开放共享,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将科研成果和实验案例融入教学实践环节,开展基础交叉、科教融合的科研创新项目,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潜能。

黄青清、田启威、靳明明、蔡倩倩、吴丹等老师为重点实验室“创新班”学生作讲座


假”变“实”:科研硕果不断

这个暑假,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持续创新、卓越贡献,为分子影像学领域的发展树立了标杆,也为中国相关领域长足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据最新ESI公布的数据,黄钢教授、田启威副教授、薛峰峰老师团队论文“Macrophage-mediated delivery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magnetothermal therapy of solid tumors入选ESI全球Top1%高被引论文。

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检索报告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或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ESI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即同一年同一个ESI学科中发表的所有论文按被引用次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在前1%的论文。重点实验室团队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再次证明实验室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


捷报频传:获奖的肯定与发展的契机

暑期,教育部发布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黄钢教授主持的“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有温度、多维度’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这是我校自2015年创建以来在高等教育教学方面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零的突破,上海30所地方本科院校本次只有6所高校获得7个奖项,这是对学校精准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人文与实践DNA双螺旋”育人理念、“医工结合、医养结合、医保结合”办学特色的充分肯定和历史检验。

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全体教师正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认真学习,充分发挥获奖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具有上海风格、健康特点的科教育人模式。(科技处、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