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最新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由我校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骨干教师薛峰峰为第一作者,田启威副教授,黄钢教授为通讯作者发表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IF:9.9,JCR Q1)的论文“Macrophage-mediated delivery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magnetothermal therapy of solid tumors”入选ESI全球Top1%高被引论文。
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检索报告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或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ESI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即同一年同一个ESI学科中发表的所有论文按被引用次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在前1%的论文。
目前临床常用、百姓熟知的抗肿瘤治疗手段,诸如手术、放疗、化疗等,存在侵入性较高、病患耐受程度较低、痛苦程度较高等局限性和副作用。相比较传统疗法,使用磁性纳米颗粒“加热”肿瘤细胞的新型疗法因为无/最小侵入性、高效和精确的组织穿透性等优点而备受瞩目。但是如何让纳米颗粒在肿瘤部位高效富集,从而让抗肿瘤磁热疗法更有用是摆在全球生物医学科学家面前的共同挑战,也是我校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团队一直致力于突破的科研领域。
重点实验室团队创新性地开发利用巨噬细胞的“特洛伊木马”功能,设计其吞噬Fe@Fe3O4-DHCA纳米颗粒(~14 nm),并将纳米颗粒特异性输送到肿瘤部位。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巨噬细胞载磁性纳米粒子,相比较单分散磁性纳米粒子具有更好的磁热性能。
体内实验结果也显示,巨噬细胞能有效的将磁性材料递送到肿瘤内,通过磁热效果,有效抑制肿瘤的增长,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巨噬细胞载小粒径磁性纳米粒子用于增强的抗肿瘤磁热治疗
该论文自2022年9月发表以来,引起全球同行的广泛关注,于近日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彰显了我校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团队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此前,重点实验室分子影像探针学科带头人田启威副教授因在其领域显著的学科影响力入选2022年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该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统计的文章涵盖SSCI期刊、SCI期刊、EI期刊、EI会议,再以论文被引次数、h指数、hm指数等进行综合评估。Elsevier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发布该名单旨在提供一位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的衡量指标,以历史纵向性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
田启威副教授简介
田启威,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分子影像探针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肿瘤微环境响应的近红外吸收纳米材料,并探索其在肿瘤精准诊断和高效治疗上的应用。自2008年以来,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文章被引用35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1000余次,入选2022年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CS Nano等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IF>10的有20余篇,有5篇论文入选ESI的Highly Cited Papers。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其中美国专利一项。2015年被评为上海高校青年东方学者,2017年获得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18年获得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
薛峰峰老师简介
薛峰峰,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青年骨干教师,研究集中在纳米生物材料领域,调控多孔材料与聚合物材料的结构与载药性能,并探索纳米材料在微针经皮递药、肿瘤药物递送以及光动力学治疗等诊疗一体化方面的应用。南通市江海英才(2022),通州区510英才(2021);在Nano Letters,Biomaterials,Small,Chem. Commun.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篇,IF大于10的文章6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上海市2023年地方院校能力建设项目,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共计经费102万。(科技处、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