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科技处联合协同科研中心在北苑1号楼500会议室成功举办第14期【康・歌】学术系列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二位专家联袂开讲: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郁金泰教授和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Donna M. Wilcock教授,分别以“阿尔茨海默病生物学与临床分期修订标准在国人群的临床验证”“免疫系统与痴呆症的研究进展”为主题分享前沿成果。会议由临床与转化医学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乐卫东教授主持,学校相关学科科研人员、研究生及附属医院医生共 60 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共享学术盛宴。

郁金泰教授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长期从事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诊治临床和研究工作。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Cell,Science,Nature Human Behaviour(7篇), Nature Aging(3篇), Nature Communication(5篇),Nature Mental Health(3篇),Lancet Neurology等权威期刊论文。荣获中华青年科技奖和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树兰医学青年奖等奖项。讲座中,他以2024年阿尔茨海默病(AD)新诊断标准在国人群中的适用性验证为主题,通过对一千余名记忆门诊患者的生物标志物与临床评估,证实了新标准的实用性,同时证实血浆p-Tau217检测有望替代传统影像方法进行分期。

Donna M. Wilcock是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教授兼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AD领域权威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主编,重点研究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症的交叉,探索β-淀粉样蛋白免疫治疗相关ARIA的潜在机制。讲座中Donna教授从免疫系统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与进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出发,介绍脑内固有免疫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以及外周免疫细胞(如T细胞)脑内的浸润,对AD病理进程产生的显著影响。免疫系统在AD相关疾病(ADRD)中的作用研究尚未明确,Donna教授介绍通过采取可复制人类病理特征的动物模型研究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与ADRD的关联、以及应用抗体治疗ADRD的临床试验,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本次讲座聚焦阿尔茨海默病(AD)领域前沿,为学校师生系统介绍了该领域临床研究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在诊断方面,郁金泰教授分享了2024年AD新诊断标准在国人群的验证成果,证实其实用性并提出血浆 PTAU217检测有望替代传统影像分期,为AD诊断指明了更便捷的新路径;在治疗相关研究上,Donna M. Wilcock教授解析了免疫系统对AD病理进程的影响,还介绍了其团队在AD相关疾病(ADRD)免疫标志物研究及抗体治疗临床试验中的最新进展,为师生带来AD及ADRD治疗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思考。
